wanderer-friedrich  

 

 

Caspar D. Friedrich (1774-1840), Der Wanderer über dem Nebelmeer (The Wanderer above the Misty Sea)

 


 

Der Wanderer
流浪者                      
(原詩 Georg Philipp Schmidt von Lübeck, 1766-1849)


Ich komme vom Gebirge her,
Es dampft das Tal, es braust das Meer.
Ich wandle still, bin wenig froh,
Und immer fragt der Seufzer, wo?
我從山上來                             
山谷煙霧瀰漫  海洋澎湃                 
我默默地流浪著  鬱鬱寡歡    
嘆息著,彷彿在問:哪裡?在哪裡?


Die Sonne dünkt mich hier so kalt,
Die Blüte welk, das Leben alt,
Und was sie reden, leerer Schall;
Ich bin ein Fremdling überall.
這兒的太陽使我覺得冰冷                 
花朵枯萎了,生命老了                  
它們所敘說的,只是空洞的聲音          
不論在何處我都是個陌生者              

Wo bist du, mein geliebtes Land?
Gesucht, geahnt, und nie gekannt!
Das Land, das Land so hoffnungsgrün,
Das Land, wo meine Rosen blühn.
Wo meine Freunde wandelnd gehn,
Wo meine Toten auferstehn,
Das Land, das meine Sprache spricht,
O Land, wo bist du? ....
你在何處?我親愛的家鄉                 
我找遍,我想像
可是我從未認出過                      
家鄉,家鄉,充滿綠色的希望           
我的玫瑰在那兒怒放                 
我的朋友在那兒漫遊                     
我死去的親人在那兒復活                
說著我的語言的家鄉  
喔!你在何方

 

Ich wandle still, bin wenig froh,
Und immer fragt der Seufzer, wo?
Mit Geisterhauch rufts mir zurück:
Da, wo du nicht bist, ist das Glück!
我默默地流浪鬱鬱寡歡                  
嘆息著,彷彿在問:哪裡?在哪裡?  
詭異的薄翳處一個聲音回答我:          
「那兒,你不在的地方,在那裡就是幸福!」

 

 

Ⅰ.

 

我默默地流浪鬱鬱寡歡                    Ich wandle still, bin wenig froh,
嘆息著,彷彿在問:哪裡?在哪裡?        Und immer fragt der Seufzer: Wo?
詭異的薄翳處一個聲音回答我:            Mit Geisterhauch rufts mir zurück:
「那兒,你不在的地方,在那裡就是幸福!」Da, wo du nicht bist, ist das Glück!

 

這首典型的浪漫時期作品中,最後一句話揭示了
主體永遠處在匱乏狀態,一個永遠缺席的主體。


浪漫主義所留給我們的遺產,相當的迷人,
他提供了我們從現實生活中逃遁出去的出口;
但這迷人之處同時也是危險之處,是兩百年前開始所留下的浪漫主義病;
「現在」被貶得比「未來」還低、還不重要,
「此處」也永遠比不上「遠方」。
永遠匱乏的主體使我們自以為自己的主體位置在未來,在遠方,
讓我們無法肯定「現在」、無法肯定「當下」、無法肯定「這一刻」的價值,
無法肯定活生生的生命(the value of living....啊唉中文能力實在不夠用),
而必須將生命的價值寄予某個不在場之物,那個在遙遠的未來才會實現的
(意思等同於永遠無法實現的)、
被視為在現世無法得到滿足的「崇高」、「偉大」之物;
如此一來我們才好像活得「有價值」、「有意義」。


我想這是欣賞浪漫主義時期作品時,必須時時謹記在心的一件事。
因為現在是西元2012年,不是1816年....

 




Ⅱ.

 


你在何處?我親愛的家鄉                  Wo bist du, mein geliebtes Land?
我找遍,我想像                          Gesucht, geahnt, doch nie gekannt,
可是我從未認出過                        Das Land, das Land so hoffnungsgrün,
家鄉,家鄉,充滿綠色的希望              Das Land, wo meine Rosen blühn.
我的玫瑰在那兒怒放                      Wo meine Freunde wandelnd gehn,
我的朋友在那兒漫遊                      Wo meine Toten auferstehn,
我死去的親人在那兒復活                  Das Land, das meine Sprache spricht,
說著我的語言的家鄉                      O Land, wo bist du?....
喔!你在何方

 

 

在閱讀這些作品時,我想起一個人。
他喜歡張貼這些浪漫時期關於情與愛的詩作,
特別是關於未竟的愛情的作品;他也喜歡貼作曲家的傳聞軼事
(有些無聊的程度接近八卦),就跟我剛開始聽音樂的時候看到的一些人一樣,
把這些東西當成是接近音樂的方式。


先不說這種聆樂法僅能限用在浪漫樂派的音樂
(我們能從古典樂派和巴洛克音樂裡找到作曲家生平軼事和音樂的明確關連嗎)
因此他要傳達的事情其實很明確,
就是在他的生命裡有過難以忘懷但已失落的愛情,
透過浪漫樂派音樂哀悼這失落,想像他美麗的原鄉,
原鄉不在此處,而是在遠方的「那兒」,逝去的愛情或重要的他者會復活。
(但「那兒」是哪兒?)

 

 

但是,也就是這個但是,當他的生活真的出現了一些事情,
必須召喚他現聲/現身來肯認現下的真實才是他真正的故鄉時,
(這個召喚 calling不是指具象地命令或要求某人作啥事;姑且當成Levinas 式的、來自他者的召喚好了)
也就是說,當身份政治真的要進入他想像中的原鄉,
身份政治要破壞這些浪漫主義編織的幻夢,
真的去逼迫人正視自己的身份認同,
真的要召喚人在實際層面上做出鬥爭以爭取生存空間時,
這個人卻縮起來了,繼續縮在浪漫主義的殼裡,繼續想像原鄉在遠方,
無法認同自己的身份,無視於「原鄉就在此處、就在當下」這個事實。
然後他就每天繼續張貼著美麗的浪漫主義作品,
歌頌那些文學詩歌裡描繪的愛情圖像,
然後在身份政治的鬥爭場域裡需要政治動員的時刻,持續保持沈默。


我不知道理由是什麼,但浪漫主義作品已變成了一帖麻醉劑,
浪漫主義音樂變成了艱苦現實生活中聊以自慰的工具,
變成了用來掩蓋創傷的OK繃。
夢與創傷只是一個字母的差距(der Traum & das Trauma),
這點必有值得探討的深意,真是發人深省。
但創傷不會消失,只是被壓抑。
就好比那個人使用浪漫主義作品的方式,使用浪漫作品來掩飾他的身份認同,
如果我們不能撥開那些用來掩飾創傷的美麗表象
那麼哀悼就會永續,創傷也不會痊癒。

 

(Monday, July 02, 20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maplo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